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4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原定于4月13日举行的“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因极点劲风、强降温气候延期至4月19日举行。现在,参赛“运动员”已运抵备赛场所。
记者看望时看到,现场不断有运输车驶入备赛场所,有的参赛机器人现已在机器人测验区跑动,后方有工程师抱着笔记本电脑实时检查参数。
4月9日,北京,工作人员在对机器人进行测验。他们预备参与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竞赛。 据介绍,此次活动将于4月19日在北京举行,主打“体育+科技”道路,初次采纳人形机器人与人同步报名、一起起跑,共跑21.0975公里的立异方式办赛。赛事共招引3万多名人类选手报名。机器人方面,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科研院所、机器人沙龙、高校等立异主体热情高涨,报名相同积极。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赵迪/摄
“咱们给机器人穿了一双童鞋!”报名参与北京亦庄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的“旋风小子”队算法工程师覃帮羽在备赛场所说。
95后覃帮羽的参赛“队友”是身高1.2米的松延人形机器人。他介绍,本来这款机器人面向的是科研教育、养老等使用场景,此次参与“半马”归于“跨界跨项”。“咱们对竞赛其实仍是挺有决心的。”他说。
机器人还没抵达备赛场所时,覃帮羽就列举了这位“队友”的多个技能优势:运动性强,可后空翻、单腿跳、奔驰;个子小,稳定性高,不惧劲风。
不过,在奔驰实测中,机器人也遇到了难题。覃帮羽说,内行走过程中,机器人不可避免地会踩到路面上的井盖,这需求工程师及时用算法坚持机器人平衡,习惯不平坦的路面。
覃帮羽泄漏,现在机器人的规划奔驰速度能到达每秒3米以上,但考虑到此次“半马”路程长达21公里,工程师将速度稍做了调整。为了处理机器人脚步的磨损问题,技能团队还给机器人购买了童鞋,将鞋子钉在机器人双足上,既能添加机器人与地上的摩擦力,也能削减磨损。
3月28日晚,来自北京人形机器人立异中心的天工机器人现已完结了第一次实地路面测验。“天工队”技能负责人郭宜劼介绍,“天工”峰值速度现已到达每小时12公里,均匀配速为每小时10公里。
提及备赛状况时,郭宜劼说,备赛期间,工程师首要根据通用具身智能渠道“慧思开物”优化机器人的大小脑;其次在仿真环境中探究机器人关节力矩、转速等的峰值,进步运动速度;再次,工程师还得不断提高机器人运动时的稳定性。
郭宜劼期望,“天工”能够在换电两三次的状况下完结竞赛。
4月9日,北京,工作人员在对机器人进行测验。他们预备参与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竞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赵迪/摄
北京经济技能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梁靓介绍,此次半程马拉松设置了人与机器人并行的赛道。竞赛从南海子公园起跑,结尾是通明湖公园,“这既是科技和工业的赛道,也是人文美景和体育的赛道。”
此次参赛的近20支部队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多个城市,触及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机器人“发烧友”等,参赛机器人包括多种身高、体重,有的机器人奔驰能力强、有的机器人长得美丽,还有的机器人能够与人类语音互动。
梁靓还说到,此次竞赛设置了多个补给点供团队替换电池或调试机器人。
梁靓说,当时,不少机器人首要的测验或使用场景大多为工厂、家庭、商场等室内场景,室外奔驰对机器人来说是非常大的应战。梁靓说到,此次竞赛将建立三个渠道,即机器人测验验证的渠道、机器人展现渠道、机器人使用推行渠道。竞赛中触及的数据有或许转化成行业标准,未来将进一步助推人形机器人技能和工业的开展。
4月9日,北京,工作人员在对机器人进行测验。他们预备参与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竞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赵迪/摄
来历:中国青年报客户端